【台南景點】2025月津港燈節 今年以光的年輪為主題 融入城鎮與水域空間 現場共有66組精彩的作品

按讚加入粉絲團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今年以「光的年輪」為主題,融入城鎮與水域空間的展場環境和超過300個藝術團隊的參與、累積,讓月津港燈節從地方性的燈節,現場有日本、韓國以及月津港燈節15組藝術家團隊打造出66組精彩的作品,「光」是力量,穿越時間與空間,描繪出我們感知的世界,「年輪」是時間的累積,自然界中季節更替太陽、月亮的陰晴圓缺,成就了「光」成長的軌跡。

♦️ 地址:台南市鹽水區橋南街4號 導航

♦️ 月津港燈節資訊:
•開幕時間:2025/01/18 晚上19:00「月津港親水公園」
•燈節展期:2025/01/18 ~ 2025/02/16

♦️ 月津港燈節展區亮燈時間 :
•藝術燈區:晚上17:30 ~ 23:00
•月津超新星燈區:晚上17:30 ~ 23:00
•巷弄燈區:晚上17:30 ~ 22:00
•船屋:晚上17:30 ~ 22:30熄燈

♦️ 停車資訊:停車場 & 路邊停車【依照現場交通管制為主】

♦️ 相關文章 : 月之美術館燈節

月津港燈節 作品《光一輪月》可選畫質

月津港燈節-完整地圖

2025月津港燈節

交通管制 & 停車場資訊 

2025月津港燈節

交通懶人卡

2025月津港燈節

月津港親水公園【開幕舞台】

2025月津港燈節

【常設展】

鏡月-月境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水月橋與鄰近的日月山慈德禪寺、水域,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古鎮風情畫。 於興隆橋北方、月津港親水公園中間的一座曲折的步行橋面,2021年「有用主張」團隊量身打造的「鏡月-月境」,彎彎的月光形燈飾如同月津港的彎月型河道,於夜間展現靜謚美感

釣魚小兔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釣魚小兔來自於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典故, 藝術家認為,古代的姜太公離水三尺在江邊垂釣,本意不在釣魚,而在於用自己的行動引發周文王的好奇,從而達到目的如今小兔無餌垂釣,亦非想釣水中游物,而是在意每次觀看中與人們完成的思考與對話是直觀的感受,也是永恆的記憶

【藝術燈區】

作品A1 – 拾光計畫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月津港的名字源自於鹽水蜿蜒的河道形成了彎月狀,故得名「月津」。要怎麼留住夜晚、留住相映在水面上的月光呢?我們運用了小燈籠營造月光、星光點點的氛圍。

作品A2 – 電訊幻獸 羽蛇神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作品以長形帶有翅膀的狀態模擬一個外星生物從水面起飛的動態樣貌。翅膀由小而大,身形是有弧度的向著天空而去,最頂端的四對翅膀運用機械原理結構,配合月津港的風力,希望呈現翅膀揮動拍打的動態。

作品A3 – 時光機裡的植物園

2025月津港燈節,月津港,月津港燈節,月津港親水公園

創作發想以自然界生態的輪迴為主題,人的來來去去也會影響花草的生⻑,彷彿像是花草追著人的屁股跑,人一來花草又消失一樣。依照上述,來參觀的人會被花草們悄悄跟著,在遊蕩的花草遇見了人也會快步跑走。 

作品A4 – 花映

2025月津港燈節

作品以花造型為出發,運用鐵條與LED燈條製造出一朵巨大線性結構的花朵意象,透過重疊與漸變來表現虛實的畫面,表現鹽水在過去繁華與現在沒落中相互交疊的狀態;藉由水倒映出完整花的樣子,就像月津港在不同時代依水而生,在各自的文化脈絡上創造全新的月津港樣貌。

作品A5 – 凝

2025月津港燈節

尋常又熟悉的交通錐,是交通改道與匯流/分合人群的簡易做法,由於其高度可視及排列彈性,總能創造出新的道路界線。因氣候導致邊界內退的月津港,成為內港後不再是交通樞紐,曾經的貿易要地,因淤積而衰敝。泥沙所改寫的土地輪廓,也同樣成為了新的邊界。

2025月津港燈節

於是我們用三角錐做為錨定物,標示出原本海岸線的地理位置。用平常的規格物件;交錯的高度配置,透露著某種介於真實與幻象間的流轉不定。三角錐架在輕巧穩固的鐵件上並透出光,創造出光的偏折,與倒置物件中冒出的水邊植物呼應。

作品A7 – 光之樹影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融合光與自然,將樹木變成一幅動態的光影畫作。在這個作品中,樹木不僅是自然的象徵,更是光線的載體,每一片樹葉和每一根枝條都被燈光染上不同的色彩,呈現出如夢似幻的視覺效果。隨著光線的變化,樹影彷彿在夜空中舞動,與風的節奏、時間的流動交織成一場視覺與感官的奇幻之旅。

作品A8 – 緩緩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曾幾何時月津港水岸因環境優化的更替後,遺忘了柳樹如詩篇般微風輕拂形塑的幽雅路徑和水波中倒映下的月光和水瀑。作品以一種仿生重塑的方式,試著提醒、回顧和重溫歷史的片段。運用光,帶著大家重返光景。

作品A9 -泡泡

2025月津港燈節

「炁ㄑㄧˋ」是道家所謂的生命最根本元素,它是永恆不滅的,以光的形式浮游於宇宙之間,若降臨在地球上,它將以泡泡的方式飄盪在地球的每個角落,或在雲間、或在水裡……。每個泡泡都孕育著生命並寄託於萬物載體,當載體隕落時,炁將帶著生命記憶化作宇宙泡泡,帶入光的年輪進入下一段生命之旅。

作品A10 – 月亮的表情

2025月津港燈節

⽉津港腹地寬廣,水與⼟受到⽇與⽉照耀,蓄積豐沛能量,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們也接收到這股力量;狼⽝的感受⼒最為強⼤,每當⽉圓之際,受到⽉光能量所召喚出的狼⽝,久⽽久之,是否會變⾝為狼⼈呢?!⽉光的能量不容⼩覷,大⾃然反撲的⼒量也是。

作品A11 – 一抹勻月光

2025月津港燈節

皎潔的明月高掛空中,散發著令人著迷的光芒,當月光勾勒成一道細長且勻稱的曲線,緩緩的順著橋緣而下,輕輕碰觸著水岸並順勢而上,最後幻化成鹽水月津這奇幻水域的入口,邀請大家一同進入並感受各種光影變化所帶來的感官體驗。

作品A12 -光核

2025月津港燈節

年輪是樹木隨著時間從核心向外推移積累而成,年輪的外擴代表不斷地變化與累積,而核心則象徵穩定與持續;成長不僅僅是時間的推移,每一個生命的經驗亦內心的探索與強化。一片森林始於一顆種子,一個物群亦使於一個生命的誕生。 

作品A13 – 無盡光輪

2025月津港燈節

作品《光核 Light Core》以光建構如核心般的球體,如種子般從天而降準備落地深根,亦如奇幻電影的場景彷彿未知的生物造訪;許多事物的成果,常是起始於一個極微小的開始,進而激起無限的漣漪,如同月津港燈節一般。作品希冀傳遞一個意念:「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遷、未來有多少挑戰,都要如年輪的核心般,永保初心。

作品A14 -光聚

2025月津港燈節

在作品《 光聚 》中運用了竹、鐵、LED燈具構築了穿透性的水面裝置,隨著不同的視角而逐漸相互交錯的線條在空間中連結在一起,生命裡緩慢運行的過程中彼此在不同的向度各自精采,也在光的牽引之下再次相約在同一片水域,交織的記憶隨著時間流動與擴張,幻化成了點點波光,在空間中展現各種樣態。

作品A15 -光的終點:黑洞

2025月津港燈節

黑洞以超越想像的巨大力量,將歷史與當代匯聚成一道光芒。這道光芒與河面的倒影交融,化為一體,分流同行。這顛覆我們常識的吸積盤(accretion disk)的中心通往既充滿危險又滿懷希望的未來。

作品A16 -光軌

2025月津港燈節

是一種長時間曝光攝影技術下的產物,記錄光源的運動軌跡,猶如樹木的年輪,記錄下了樹木在成長中經歷的生態與環境變化,象徵著時間的流逝與變遷。此作品旨在以光的流動捕捉月津港的人文脈絡,透過來訪者在路徑上移動與作品中光線的流動產生對話

作品A17 – 花火城邦

2025月津港燈節

靈感源自鹽水的蜂炮儀式,蜂炮作為祈求神明保佑的象徵,不僅僅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也蘊含著強烈的集體意識與能量交換。紅光四射的視覺效果彷彿是蜂炮爆發瞬間,象徵人們向天祈願的過程,帶有強烈的儀式感與力量。

作品A20 – 像與影的呢喃

2025月津港燈節

在這幅作品中,以光源在水波紋中的碎化與重複為靈感,捕捉幾何形狀在流動中的變化與節奏。光線透過波紋的折射與疊加,生成層層堆疊的幾何輪廓,宛如在空間中輕聲呢喃,通過重複的節奏構築出多樣的話語結構。

2025月津港燈節

這些形狀模仿著波紋的不規則起伏,展現出光影交織中的動態隨機性,如同一場曖昧的對話,在無聲中述說著流動的詩意。在穩定與變化之間取得平衡,營造出靜謐而深邃的氛圍,讓觀者在微妙的光影律動中,感受浮光片刻的靜謐與深邃。 

作品A21 – 光-輪月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透過水幕投影、雷射與聲響裝置,呈現光與影的交替以及月的變化,「輪」象徵著月亮的圓缺變化和時間的流轉,暗喻港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循環的演變。

2025月津港燈節

作品分為三個段落:新月初現、月影流轉、圓月重生,光在夜晚的湖面上成像代表了光與暗的共存,月的光芒在黑暗中流動、變化,從倒影到重生,象徵港口的蛻變歷程。

作品A22 – 海之城

2025月津港燈節

滿月之後的某一天,一年一次,珊瑚會遵循自古以來神秘的約定,全都在同一夜產卵。這一夜,海底出現璀璨無比的星空,人類成為熱帶小魚,從日落、到月升,穿梭於珊瑚礁建構的城市有機體中,參與珊瑚的盛大慶典。當月亮再次升起,世界恢復平靜,月光下,生命悄悄滋長。

作品A23 – 浸漬的(   )線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浸漬的( )線Multimmersion》是藝術家張方禹長期持續的藝術實踐計畫,始於2017年夏天。以線性延續、多重複合的光媒材,於空間中反複劃線,再塑自然地貌。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邀請體驗者進入其中,探索人的身體感知與變動環境之間的動態關係。創作者在2025年月津港燈節的版本將光線的量體減化至由上而下墜落的狀態,藉由光與水折射、反射的物理特性,讓聚合的光束被水面介質解構成光譜,而光線映照在如鏡子般的水面,亦可創造如無限延伸至水底,有如恆常浸漬於其間的線。

【月津超新星燈區】

【敲鼓互動】作品B1 – 水中煙火

2025月津港燈節

煙火絢爛,雖然短暫,卻在心中留下恆久的感動。每一次的綻放都標記了一種慶祝,爆炸的光芒以及震撼的聲響,讓記憶滲透進身體五感中。作品將台灣街頭常見的招牌燈具以及祭典上總是貫徹雲霄的大鼓結合,讓觀眾藉由互動成為創造煙火的人,親手用節奏召喚出水面上的煙火秀,照亮自己也照耀了周圍的一切。

【敲鼓互動】作品B2 – 田嬰

2025月津港燈節

在遙遠的新世界,廣大的河流貫穿了地表,水路成為人類主要通行方式,在某一個地區,有一對男女戀人被迫分隔兩地,兩人為了保持不中斷的聯繫,男孩運用自家的鐵料、生活器具打造的機械蜻蜓,讓蜻蜓載著物資以及思念,飛翔在廣大的河面上,照亮黑夜寧靜的世界,而蜻蜓點水的漣漪,正在一點一點傳遞著即將到來的愛人,也讓這廣大的新世界擁有一絲溫暖的故事。

作品B3 – 忽聞海上有仙山

2025月津港燈節

雖然在400年前我們就進入了世界的舞臺,但是近代我們反而被世界遺忘,直到近年來世界上似乎對臺灣又有種「忽聞海上有仙山」的感覺,我們有豐富資源的生態島嶼,也有尖端發展的科技島嶼,而這些都是我們生活在這裡共同養育及屏障我們的護國神山。大武壠族的魚笱象徵著山峰,空間上,一個個串聯起臺灣的山脈,竹編代表的文化傳統及光碟象徵著永續循環和科技發展,過去和未來的時間也接續在一起。

【互動】作品B4 – 900MHZ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還記得用BB call的年代嗎?那時人手一台Call機,以900MHz頻率聯繫彼此,螢幕上的數字僅能傳遞簡單訊息,也創造出特有的傳訊文化。如今人與人的聯繫變得更便捷,卻少了當初的珍貴。我們希望能透過此作品帶您回到1990年代,重拾數字傳情的溫馨回憶。

作品B5 – 來日綺窗前

2025月津港燈節

夜空之下,昔日窗景懸於光陰的長河,我們或是經過、或是駐足,如我們每次行於街道巷弄之中的匆匆一瞥。鐵窗守著家的邊界,工整又堅定的線條,沉默的與生活搭配,等待著誰的歸來、訴說著誰的曾經。

作品B6 – 靜海基地

2025月津港燈節

「休士頓,這裡是靜海基地,『鷹』已降落」這是1969年7月20號,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壯駕駛鷹號成功登入月球時,與控制中心的第一句話。靜海基地是人類探索月球的一大步,如同過往的鹽水一帶,繁榮的水路為地區帶來的無限探索,在取月為名的南部第一大港,儘管已不復曾經的風華樣貌,仍然無法抹去歷史留下來的印證,如同穿越歷史的太空船,回望歷史,尋找與發現鹽水的新樣貌。

【互動】作品B7 – 追「光」Explore the LIGHT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追光,在黑暗中,我們向著光亮前進,「光」代表著希望與安全。追光,我們懷念、追憶,並嘗試找回那曾經令人感動的微「光」。以回憶中的點點星光以及人造光源的使用議題開展,藉由互動裝置讓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開啟對話與思考,探索我們對於光的追尋。

作品B8 – 繁花中的養分

2025月津港燈節

當今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性別印象依然存在,有時我也會被這些印象困住,認為陽剛的外表是相對有力量的。作為一個生理女性,渴望成為社會認同的「獨立」個體。回溯自身經歷,受到質疑產生的不自信,加速了自我提升的進度條。透過燈光裝置,呈現每一個令人不安、不穩定的時刻,探索如何與這種狀態共存,將其轉化為自我成長的養分,經歷的挫折越多也就越美麗盛開。

作品B9 – 我在我落地前接住了我

2025月津港燈節

碩大的手接住了渺小受困的自我,放到寧靜的彼岸,獨自看著月亮沉思,默默承受一切黑暗,直到那些裂縫足以穿透陽光,除去枷鎖。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以每根手指不同的角度來呈現細膩掙扎的思緒,它的破碎與拼湊,是將一片片撿起治癒、完整自我的過程,讓看似隨時都會掉落的立方體,裝載著搖搖欲墜的自己,它的透明是來自於想被理解又怕會崩解的自己,牽引著鎖鏈的另一端,不是別人,而是過去、現在到未來一直存在的自我,受困還是釋放,皆由自己來決定。

作品B10 – 溯光·未至之地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溯光‧未至之地」以台灣街頭廣告招牌為調查對象,探索日常瑣事之物如何擾動空間訊息,並隱喻日常生活向數位與虛擬化轉向的趨勢。透過抹除實體招牌資訊,使主體之中的日常物消逝的進程,形成與日常的衝突與思考。這種實驗性街景模擬,映襯出我們處於一個轉向後人類世,面對過去與未來的矛盾心境。

作品B11 – 書頁幻境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當踏上《書頁幻境》的故事之路,心中的想像隨之綻放,開啟一段奇幻旅程。作品由三個篇章組成——過去、當下與未來,象徵回憶、無畏與前行的展望。隨著故事展開,星光點亮每一段旅程,讓人沉浸於細膩的情感與視覺之中。透過謝欣穎的作品,探索內心深處真實的美好,感受勇氣的延續,引領人們穿梭於無邊無際的夢想之地。

作品B12 -BLOSSOM

2025月津港燈節

「Blossom」特別強調春天的新鮮、綻放的能量,讓人想起過去的珍貴記憶(nostalgia)。黃昏降臨時,樹林閃爍著絢麗的燈光,每個燈光都圍繞著樹幹,形成發光的光環。這些光芒四射的光環,有柔和的黃色、柔和的藍色和柔和的粉紅色,象徵著春天花朵的精緻和鮮豔的色彩。該裝置模仿了大自然的逐漸覺醒,每一棵樹都像徵著春天帶來的更新和活力,就像童年春天在大自然的花朵中度過的美好回憶一樣。

【聲音互動】作品B13 -懷舊膨脹

2025月津港燈節

《懷舊膨脹》是一件互動式雕塑,以充氣的偉人雕像為主體,站立於一個台式賽博龐克風格的平台上。平台結合霓虹燈光與科技元素,象徵台灣科技業的發展,前端則呈現蔣中正紀念堂的造型,反映威權時期的象徵。當觀眾鼓掌,雕像會隨之膨脹,表達出懷舊情感的力量——越多人懷念,威權象徵越強大;無人懷念時,雕像則乾癟無力。此作品諷刺了對威權時代的浪漫懷舊,指出對過去的錯誤憧憬忽略了當時的壓迫與不公。

作品B14 -人民方尖碑

2025月津港燈節

「人民方尖碑」以塑膠椅象徵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作品呈現未來賽博龐克城市中,在極端貧富差距下,人民以塑膠椅堆疊方尖碑,紀念過往。作品分為兩部分:「方尖碑」與地面祭壇「The Grid」。透過塑膠椅的堆疊與拔除,展現台灣人深植於意識中的民族精神。「The Grid」結合台灣花磚圖騰、螢光塗料和電子網格線條,傳達出未來科技感與傳統圖騰間的矛盾之美。這些方尖碑成為不屈的紀念碑,象徵集體力量與共同記憶的祭壇。

船屋表演

2025月津港燈節

2025月津港燈節

船屋這裡每一個屋子都會有不同的表演跟作品可以看

店家/景點資訊

  • 店家名稱:月津港親水公園
  • 所在地址:737臺灣台南市鹽水區南門路4號
  • 營業時間: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00:00-24:00
  • 店家電話:
  • 評價:★★★★★


交通資訊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社群連結